期待失联的亲人;白领与志愿者轮班守候,
用疲惫的双手输送最后的希望。曾经的日常:
上下班的地铁、人声鼎沸的商场、温暖的家庭晚餐,
一切都成了遥不可及的镜中花。取而代之的,
是夜以继日的警报、断断续续的广播、
和随时可能撕裂宁静的爆炸声。
街角的邮筒里,没有人去投递信件;空荡荡的公交站台,
唯一响起的是风卷塑料袋的声响。
孩子们只能通过荧幕与父母隔空呼唤;恋人们的视频通话,
也被不断的网络波动打断。生活再无支点,
整颗蓝星仿佛都在颤抖中苟延残喘。
然而,在这无尽的苦难中,也有人紧握着一线信念:
只要他们还在,就要为明天争取一丝光亮。或许,
在某个黎明来临之前,人类将再次站起来,扞卫最后的尊严。
…………
在战后废墟尚未彻底平息的日子里,蓝星各地的人们心中最挂念的,
除了家园和亲友,还有那位曾在战场上一度显露神迹的国士——陆峰。
他的量子飞行器在外太空消失已久,再无人目击;
他的行踪成了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。
在龙国都的中央广场,一块临时竖起的电子屏幕前,
聚集了数十名市民。他们或焦急地刷着社交媒体,
或对着屏幕插科打诨:“陆国士到底在干嘛?
他不是说要去外太空查看收割者文明吗?难不成被外星人当靶子练靶了?”
一个中年男子大声质疑,引得旁人哄笑。一位年轻小伙反驳:
“别胡说,陆峰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。
他要是有事,早就来信号了!”
在南方沿海的小城里,一家茶馆的几位老者围坐一桌,
摇着蒲扇,低声议论。张伯眉头紧锁:“陆峰去了那么久,
如今龙国都快撑不下去了,他却杳无音讯,你说他是不是已经死了?”
李嬷嬷摇头叹息:“你不要灰心,陆峰当年操控黑洞,
就算在外太空,他也能借量子信标回传,只是目前通道紊乱,
难以突破屏障罢了。”
两种声音在现实与期待之间碰撞交织:质疑者嘲讽地说,
“幻想破灭吧,人家是神话小说里的人,不是我们能等得起的救世主!”
信徒却坚守信念,“就算再无音讯,只要他还在那头宇宙深处观察,
我们就不能放弃希望。纪老的基因屏蔽、哈力斯的战队、
我们百姓的努力,终将与陆峰汇合,打破绝望!”
在网络论坛的热帖下,讨论愈演愈烈。一位网名“风暴黑曜”
帖质疑:“陆峰失联半月,难道没有人检查过他的量子飞行器残骸?
难道他真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,无懈可击?”紧接着,
“蓝星之光”迅反击:“你这是在冷嘲热讽人类最后的信仰!
陆峰的遗迹不是没有检验,而是所有侦测器都在裂隙能量干扰下失效——
你要是有他那样的科学造诣,也不至于胡说八道!”
论坛下方,键盘侠与理性派互怼不断,却也有人劝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