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妾身陪你下一局吧。”武媚娘坐到太平公主刚才的位置上。
自去年的公主府棋会以来,这大半年来,武媚娘的棋艺突飞猛进,已成为李治的好对手,十局之中,她能赢三、四局。
李治今天累了一天,刚才又跟太平公主下了一局,耗了不少精力,笑道:“改日吧,今天有点累了,咱们玩五子棋。”
李治早就将五子棋规则教给了武媚娘等人,李显、李贤等人也都更喜欢下五子棋。武媚娘却并不喜欢,觉得偶然性太多。
不过休闲时下上两局,也无伤大雅。
两人一边随意落子,一边闲话家常,武媚娘问起刚才晚宴情况。
“妾身听人说,那位吐火罗王常做怪事,闹出不少笑话,听说今天晚上,他也参加晚宴,可闹出笑话吗?”
李治笑道:“他今晚还好,主动与很多大臣攀谈,言谈也还算正常,看来卑路斯和雪娘调教的不错。”
武媚娘又道:“帮吐火罗复国之后,陛下准备下一步怎么做?”
李治看了她一眼,道:“媚娘,你有什么想法,尽快可以直言。”
武媚娘说道:“妾身只是觉得,大食国毕竟距离我们太远,就算击败他们,也很难消灭他们。”
李治点头道:“朕知道,以眼下的军队作战能力,我们不可能消灭他们,他们也不可能消灭我们!”
武媚娘不解道:“那陛下为何如此执着大食呢?”
李治伸出两根手指:“有两个原因。第一,大食是宗教国,他们有东扩野心,需要一场战争,彻底熄灭他们的野心,让他们不敢再东顾!”
“第二,国家展,不能只盯着内部,我们同样需要对外保持贸易,通过贸易,与外界相连,要学会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。”
“国家就像是一座湖,如果不与外水相连,再大的湖泊,也会变成一潭死水,迟早灭亡。只有不断与外界水流相连,才能保持清澈和活力。”
武媚娘眼中异彩连连,细细思索着李治话中之意。
这时,王伏胜来到李治身边,递过一份公函,道:“陛下,这是安西都护府送来奏疏。”
李治接过一看,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微笑。
“陛下,可是吐蕃人偷袭了大食?”武媚娘问。
李治笑道:“不,这是裴行俭送来的一份奏疏,他认为是时候解决弩失毕五部了。”
武媚娘凤眸一闪,道:“他要解决突厥人?”
李治缓缓道:“当初裴行俭扶持突厥人,是为了给昭武九国施压,让他们向朝廷缴税驻兵,虽然达到了目的,却也导致突厥人尾大不掉。”
“如今的突厥人,已成为碎叶城的隐患,若是他们趁我们帮吐火罗复国,突然袭击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武媚娘想了想,道:“裴行俭考虑的很周到,他有什么法子解决突厥人吗?”
李治缓缓道:“他找朕要一个人。”
“谁?”
“贺鲁!”
贺鲁是原西突厥的领,当初被苏定方击败后,便一直关在长安,是胡王街最早的住客。
如今他已经被关了十年左右,纵然不敢再反抗大唐,可在突厥那种游牧部落之中,十年的时间,足以换天变地。
“陛下,都过去这么久了,只怕就算让贺鲁回到突厥,他也约束不了突厥人了。”
李治微笑道:“你知道突厥如今的领是谁吗?”
“听说是个叫李遮匐的突厥人。”
李治道:“不错,此人与贺鲁有杀父之仇,如果贺鲁回到突厥,你说会生什么事?”
武媚娘莞尔一笑,道:“妾身明白了,他们两人,自会水火不容,直到其中一人被杀。”
李治笑道:“正是如此。眼下贺鲁威望已远不及李遮匐,不过这没关系,在我们支持下,他就能与李遮匐分庭抗礼了,到时候,无论哪边取胜,裴行俭都能轻易收拾另一方。”
武媚娘目光闪动:“裴行俭当初挑选李遮匐的时候,只怕就已经想到了怎么收拾他吧?”
李治道:“是的。”
武媚娘秀眉微皱,露出迟疑之色。
“媚娘,怎么了?”
武媚娘道:“有句话,妾身不知该不该说。”
李治笑道:“你我夫妻一体,有什么话不能说的?但讲无妨!”
武媚娘道:“裴行俭此人,城府太深,又长期镇守安西都护府,他凭着突厥人,拿捏住昭武九国,又提前准备好了对付突厥人的方法。”
“此事过后,他在西域的威望将攀越至顶峰,只怕西域之民,只知他裴行俭之名,而不知陛下。”
李治又是好气,又是好笑,道:“你不会怀疑他要造反吧?”
武媚娘曼声道:“妾身只是觉得,他在西域的威望太高了,吐火罗的战事结束后,应该将他调回长安,如此,对他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李治怔了一下,陷入了沉思。
从历史来看,裴行俭当然不会造反,李治对他也非常信任。